在长达27年的改造过程中,黄维还是未能受感化。当时。所有战犯在学习的《论持久战》后,都会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杜聿明就曾写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并作了2个多小时的报告。而黄维不但不写笔记,别人作报告时他也一言不发。一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黄维做了很丰盛的饭菜,用餐中妻子劝他和合作,争取早日特赦。 结果,黄维直接把筷子摔在桌子上,并大声斥责夫人:从现在起不吃你做的饭,你也别来看我!但是,党和政府还是予以最大的宽容对待黄维,黄维初到功德林监狱时身患五种结核,经医护人员四年的精心治疗护理根治了他的病症,日常生活中他也受到了优待。后来,黄维以研究永动机为名拒绝思想改造,但还是尽力满足他的要求,周恩来总理还亲自审阅了他的设计图。1975年3月,黄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 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正规军十一个师和一个快速纵队,全兵团清一色美械装备,堪称中原第一王牌。该兵团主帅黄维虽然书生气十足、大有纸上谈兵之嫌,但他曾先后两次随蒋介石东征。抗日战争中,他在淞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也表现神勇。内战爆发后,他更是响应蒋介石的号召统领十二兵团,蒋介石指到哪里他就打到哪里,使蒋介石龙颜大悦,荣登蒋家王牌爱将之列。 许多将领,因种种原因与机会接触主义并被的屡见不鲜。黄维早年就与党人渊源颇深,主义的火种也曾眷顾过他。黄维淮海战役被俘后,更是受到解放军的优待,但他一直的思想改造,被特赦后还未放弃回的想法直至病逝。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维如此执迷不悟,以至于和党失之交臂呢? 1、自身性格因素 黄维的性格可用一个儒字来形容。这样的性格虽秉承了儒家君子之道的特色,使黄维为人处事光明磊落,不失君子风度。但墨守成规、守旧迷信、满脑子书呆子气的劣性也为他与党背道而驰埋下了伏笔。 1904年2月28日黄维出生于江西贵溪盛源乡农家,父早逝。黄维早年毕业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后因经济拮据他考入鹅湖师范,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乡任小学教员。黄维虽深谙为师之道,却做事刻板,以至于和乡绅不睦而弃职离乡。1924年黄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被编在第二队,同年与同学集体填表加入了。黄埔时期,黄维深受正统思想熏陶,使他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三义才是真正救国救民之主义,盖舍三义外,更无其他真正之主义。而此时,蒋介石君臣之道、忠臣良将的儒家说教又恰与黄维合拍。蒋介石时值壮年,总是戎装革履。显得英气十足,使得黄维更加崇拜。后来,黄维因做事严谨认真受到元老陈立夫的赏识,据说,陈立夫十分宠爱黄维,以至于差点把女儿嫁给他。陈立夫极力把黄维推荐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也大加重用。1927年四一二后,黄维就死心塌地追随他的蒋校长了。 很多将领都领教过黄维书呆子的厉害。一次,陕籍将领杜聿明远征出兵缅甸,但战事不利,杜聿明败逃回国,而此时对杜聿明部队进行点检的就是黄维。杜聿明久闻黄维是个书呆子,执法如山,但他还是希望黄维能够开恩给他的部队少报点损失,给他这位蒋介石跟前的红人留点面子。所以,杜聿明就伸着热脸去贴黄维的冷,宴请黄维。宴会上的气氛果然凝重,杜聿明的幕僚们为了活跃气氛,就和黄维没话找话,说的也就是些近来天气很好,风调雨顺什么的……。谁知黄维不领情,立刻发作日:我老家江西正发水灾,哪来的风调雨顺?杜聿明部下以为黄维向他们索贿,便问是否给黄维家送些款子,谁知,黄维听后更大发雷霆日:我家开的酱油铺米铺,发大水正好发国难财…杜聿明听后无奈地长叹一声便离席而去,知道黄维绝对不会对他手下留情了。 黄维的书呆子气,连许多党将领也略知一二。淮海战役中,黄维的十二兵团被解放军重重包围于双堆集,陈赓大将的部队就坚守在南坪集。陈赓在黄埔时期就是黄维的同学,他早已摸透了黄维的性格,知道黄维是教书出身,迷信书本,墨守陈规,打仗老爱在书本上找依据,动不动就是兵法云尔尔。所以,陈赓就采用放弃已占阵地,诱敌深入的方法。黄维果然上当,使自己的部队进入陈赓的伏击区,当黄维醒悟的时候,已为时晚矣。后来,黄维被解放军俘虏,当他知道与自己对阵的是他的老同学陈赓时,他竟说:败在陈赓手上不算冤枉,陈赓是我的同班同学,在学校里我就比不过他!黄维的书呆子气可见一斑。
2、被蒋氏集团逼上梁山 黄维身为黄埔一期成名较早的学员,书生气浓重的他实际对战争并无多大兴趣,四十年代后黄维逐渐转入军事教育领域。1948年9月黄维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此时,蒋介石发动内战打得如火如茶,正是用人之际。黄维虽厌恶征战,但蒋氏集团抓住了黄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儒家心理。利用以往对黄维施予的厚恩,再一次把黄维推向风口浪尖。 蒋介石素来推崇曾国藩的识人之术,用人考究资历,而黄维本身就是黄埔一期嫡系,他在北伐战争中已是营长,在南京栖霞山与直系军阀孙传芳的战斗中又表现勇敢。再加上元老陈立夫的举荐,因此深得蒋介石器重。黄维本号悟我,后经蒋介石改为培我,可见蒋介石对黄维的栽培之心。1928年秋,蒋介石成立陆军第十一师,钦点黄维任该师团长,同年前往陆军大学深造。在校期间黄维曾多次受到蒋介石单独训话。1933年,一直欣赏德事教育的蒋介石一纸批文送黄维去了德国考察。在德国,书呆子黄维如饥似渴地学习德事经验,并在国内军事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使蒋介石颇为赞赏。 1938年,蒋介石把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交给了黄维,34岁的黄维任军长。黄维深得蒋介石信任,不但30岁就当了师长,从师长到军长也只用了四年。国民政府败退后,升为上将的高魁元、王异等都曾是他的部下。每当提起黄维,很多将领的评价都是:黄维总是表情严肃,连走路都是挺着胸脯,一副将军的仪容,在部下面前从来不苟言笑。黄维不仅对部下要求严厉,对自己也很严格,他从不染指女色或,从西方留学归国后,也不流露出西方特色。因此。蒋介石把黄维看作是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型人才。在黄维流露出对军事教育感兴趣后,蒋介石竟让黄维担任了自己兼任的武汉陆军学校校长,使黄维感激涕零。 黄维不但被蒋介石看重,也受到蒋介石的心腹——陈诚的青睐。黄维的书呆子气与陈诚很像,在内部素有陈诚影子之称,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陈诚也对黄维有伯乐之恩。黄维在陈诚手下的时候,基本上每年都要提一级。内部派系林立,斗争不断,陈诚曾多次力保黄维,使黄维在内有了一席之地,成了中有名的平步青云型人物。因此,黄维成了陈诚的忠实支持者。1944年为扩大兵员组建青年军,其实是按照蒋介石——陈诚——蒋经国的布局进行人事安排,黄维被任命为副总监与蒋经国共事多年,太子蒋经国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也对黄维大力拉拢,使黄维受宠若惊。 1948年9月蒋介石组建十二兵团,并让黄维担任司令,但黄维办学校正干得热火朝天,他本来不想干,但禁不住蒋介石的再三召见,陈诚又说:如果他不当,十八军就会被白崇禧抢走!在蒋氏集团的恩威并施下,黄维只好答应,在临走前他还对蒋介石说:等打完这一仗,我还要回去办我的军校!蒋介石也答应了他的请求。可黄维怎会知道自己有去无回?学校固然是要去的,只是去了的战俘改造学校。黄维被俘后,国民政府曾宣布黄维阵亡,并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中央日报》也大力宣传了黄维将军的光辉业绩。蒋氏集团如此的圣眷隆恩,以黄维的性格,在面前也只有顽抗到底了。 3、与党有缘无分 进黄埔前,黄维就曾与党着名将领结识,并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进入黄埔后,黄维更有机会与接触,实际上他已初步具备了成为一名党员的前提条件。遗憾的是,黄维并没有抓住机会与中生交际,直至被围双堆集他仍拒绝投降。被俘后,黄维成了最难改造的顽固分子。虽然在人生的暮年黄维留下了悔恨的泪水,但为时晚矣。归根结底,只怪黄维与党有缘无分。 1918年黄维就读师范期间,就与来自赣东北的老乡、后来成为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重要的方志敏结识。因方志敏比黄维长四岁,黄维就对方志敏以兄长相称,两人一见如故,关系甚是亲密。在黄维心中,方志敏是位极热诚、极可信赖、极令人钦敬的人。比起方大哥,黄维觉得自己很幼稚,缺乏社交能力,孤陋寡闻,所以他感觉和方志敏在一起,时时处处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一次,黄维问方志敏今后的打算,方志敏回答:投笔从戎,到广州找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跟着他一定能够救国救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这番豪言壮语深深打动了黄维,使他对方志敏更加敬佩并期望日后能与方志敏一起南下,干出一番事业。 后来,黄维跟随方志敏一起报考黄埔军校,方志敏对黄维关怀备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方志敏陪同,黄维简直寸步难行。他们先来到了上海,但不巧,因为来得太早,黄埔军校还没开始正式报名,而且据传言说黄埔军校能不能开办还尚难确定。这时,黄维的盘缠也快耗尽,在进退两难之际,方志敏又托上海的熟人给黄维暂时找了份工作,使黄维的吃住有了着落,解了黄维的燃眉之急。不久,黄埔军校开始招生,方志敏与黄维都顺利通过了初试。黄维想到今后能与方大哥一起心里特别高兴。但没想到,接到复试通知的第二天,方志敏告知黄维自己有些事情要办,不能复试了,叫黄维先去广州,自己忙完就去广州找黄维。没想到这竟成了二人的诀别。实际上,早在1923年方志敏就加入了中国党,他在上海与黄维分别是受指派去了江西。当时,方志敏没给黄维说,因为这是党的纪律,否则的话,黄维的命运也许会和以后大相径庭。 进入黄埔后,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徐向前、陈赓、左权等党高级将领都曾是黄维的同学。但黄维加入后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也没与党人擦出火花,实属遗憾。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黄维被围双堆集眼看死到临头,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多次劝降黄维,但黄维还是顽固不化,坚决抵抗。 黄维被俘后,先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和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长达27年的改造过程中,黄维还是未能受感化。当时。所有战犯在学习的《论持久战》后,都会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杜聿明就曾写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并作了2个多小时的报告。而黄维不但不写笔记,别人作报告时他也一言不发。一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黄维做了很丰盛的饭菜,用餐中妻子劝他和合作,争取早日特赦。 结果,黄维直接把筷子摔在桌子上,并大声斥责夫人:从现在起不吃你做的饭,你也别来看我!但是,党和政府还是予以最大的宽容对待黄维,黄维初到功德林监狱时身患五种结核,经医护人员四年的精心治疗护理根治了他的病症,日常生活中他也受到了优待。后来,黄维以研究永动机为名拒绝思想改造,但还是尽力满足他的要求,周恩来总理还亲自审阅了他的设计图。1975年3月,黄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 暮年的黄维曾回到江西老家,当站在方志敏烈士墓前时,黄维沉默了,深为自己未能像方志敏一样报国为民而流下了悔恨的热泪。叹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黄维一直困惑:人数装备俱优于解放军,为何还会如此惨败?殊不知,党爱民如子,与人民情同鱼水。纵有雄兵百万,但面对亿万民众,犹如石牛人海,岂可奈何?正应了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