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8月踏上工作的道路,我一路走过宣传和文化部门,投身于黄梅戏艺术与社会科学的深邃研究之中。历经五十余载,我共撰写并出版了黄梅戏史论、民间文学、地方风物及党史人物等领域的论文、传记和散文逾二百篇,计约三百万字。此外,我还参与创作或改编了多部小戏和唱词,其中《新拾棉花》、《李益卖女》、《过界岭》和《刘老汉猛斗铁算盘》等作品被群盖堂社出版。我主编或撰写的著作如《黄梅采茶戏志》,以及与他人合编的《邓雅声烈士及其遗著》,均见诸于书海。在我手中,还有着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校勘后的成果,如《陈姑追舟》,它最终成为湖北曲艺音乐集成的一部分。
我的研究专注于民间文学与黄梅戏之间的情缘,以及在这段历史渊源中如何运用民间舞蹈、风俗杂艺及启蒙读物。这些文章从1987年起,在《黄梅戲艺术》杂志连载,并得到了广泛关注。此外,我还创作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大本戏——《血掌冤》,在众多城市和乡村地区成功演出300余场,成为湖北省内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
为了追踪黄梅戏流播发展的复杂历程,我遍访鄂赣皖浙闽湘豫七省56个县市,并走访了28个剧种中的480多位老艺人,这些人的智慧是我理解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我借助宋元以来的野史文人笔记诗词文献资料2500余册,以及解放后期刊2000余册,对传奇杂剧、黄梅戏与花鼓诸腔进行了细致考证。我收集并整理有关艺术档案达350宗,总计千万字,是一个充满挑战又丰富收获的人生旅程。
经过五十年的不懈努力,一直到1999年结束时,我将236本稀世孤本进行了整理校勘,最终结集为15集中所体现。这套丛书不仅填补了几百年来没有印刷版本的问题,更完整地展现了解放前的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它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由于在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及资料整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我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嘉奖证书。而我对于不断探索和提升黄梅戲艺术的事业,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