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有节,其子杨源为官亦有名节。
相关史料《明史 列传第五十》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尚气节。当时朝政不顺,他与同官钱琎、樊英等约疏争,被卷入了“夺门”事件中。
天顺初,他被印发马畿内。在途中,一些民众向他诉说曹吉祥、石亨夺取其田地的情况。他上报此事,并揭露两人怙宠专权的状势。这让皇帝赞叹:“真的是一位御史啊。”后来,他的名字被记录下来,并准备晋升使用。但吉祥和亨害怕他的揭露,便将事情告知皇帝,请对他加以处罚,但未获允许。不久,亨西征归来,而彗星出现,这引起了一系列指控吉祥和亨违法行为的奏章,其中包括由张鹏等十三位御史提出的奏章。此前,一日之前给事中王铉已经泄露了关于亨的不当行为。一天之隔,当新的奏章进入宫殿时,皇帝大怒,将张鹏及杨瑄一起收押。在文华殿召集所有御史,让他们自行阅读弹章。当时,有个名叫周斌的御史在读出自己的弹劾文案时表现得很镇定,不仅没有恐惧,而且还提出了一些问题挑战皇帝,使得皇帝默然无言,最终决定把杨瑄、张鹏以及其他一些御史下狱。而且,还有一些主使者也遭到了牵连,被判死刑。而余下的那些年过三十岁的给事或是御史则被调离京城工作。
随后,大风雷声响起,大雨雹子伴随而至,这场自然灾害影响到许多人的房子和家具,也造成了很多损失。大臣们认为这也是上天警示人们要改正错误,所以应该更加关注刑狱方面的事情。这之后,宪宗感悟到错误,再次调任杨瑄和张鹏去铁岭卫服役,而其他人则被贬职或解职。不过,在他们半路返回期间,他们又遇到了承天门发生的大灾难,因此得到了赦免回归原职务。但最终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再次被谪戍南丹。
宪宗即位后,又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官职。杨瑄继续在浙江担任副使期间,他禁止将校私自放纵军卒,同时修复海堤,以利于灌溉农田,为数千顷土地提供水源。他在这个位置待了十几年,在政治上取得显著成就,最终升为按察使。不幸的是,在他努力修建西湖水道以便供四十六万顷田地灌溉之前病逝。在海盐地区,因为他的功绩,他受到尊敬并祀祈于当地人民。
他的儿子杨源因早习天文而得到推荐,被授予五官监候员正德元年的刘瑾乱政期间,上书反对轻举妥协游猎太多,以及过度建筑宫室山陵所导致的问题。他建议严格遵守规矩,加强治理,让元老大臣参与决策,并通过学习讲习以修身养性,以避免灾变。不过,由于这些言论触犯了刘瑾,他遭受杖责并因此流放到肃州。在行走过程中,因创伤逝世,其妻用芦荻覆盖尸体进行埋葬,即驿外的一块地方。此后,对他的忠诚和勇敢深受人们赞誉,被赐谥号为忠怀。这两代人的忠诚精神深刻影响着历史,为士人们树立榜样。而小小的一个臣子抗拒权力的名义更是赢得广泛赞赏,那就是孙子的故事,更是令人钦佩的人物形象留存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