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门拳在金朝古董展中绽放光芒杨学海的身影与每一件物品相遇似乎能唤醒它们沉睡已久的秘密

杨学海,一个男人的故事,从1949年九月的青海西宁市开始,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现在,他是中国武术协会的一位理事,也是国家级考评员和指导员,同时拥有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质。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他代表中国队出征,更是担任了青海省武术协会和八门拳研究会的主席,以及新疆武术协会顾问、副主任。

他的学习之路从13岁便开始,以后的几十年里,他跟随八位老师学习不同的拳种和器械,并且掌握了各类竞技套路。1971年,他拜入八门拳嫡系正宗传人白耀山为师,系统地学习真宗八门拳及天齐棍。在白耀山去世后,他又跟随马奇特为师继续深造,不断探索更高层次的法则和技巧。

经过长时间刻苦努力,最终他继承并完善了“驷意”八门拳30多个单练套路及对练套路,以及内外功、拍打功、药功等;同时也完整地继承了“天齐棍”的20多个套路及其独特模型和特架。他不仅理论上有所创新,还在演练与散打技术上都有新的突破,使得这两种古老艺术更加符合现代发展规律。

为了普及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杨学海多次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文章,为全国武术界留下了深远影响。而他的书籍,如《天齐棍》出版后,也受到了专家们高度评价,一本宝贵的教科书,为研究西棍提供了丰富资料,并揭示了一些历史上的秘密。此外,他还正在编写第二本书《西宁非遗文化·西宁八门拳》。

作为一名优秀教练者,杨学海曾参加众多大型比赛共取得39金牌、18银牌、6铜牌个人成绩,并组织代表队获得无数荣誉。他也积极参与培训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或个人多次,而且他的学生中也有许多成为国家级裁判或指导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