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王建国学历一场幽默之旅

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传播道教文化的先锋

在广东罗浮山的九观十八寺二十八庵中,黄龙观以其雄伟壮丽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岭南第一山。1992年春,香港青松观侯宝桓道长投入巨资重建了黄龙观,不仅恢复了它昔日的辉煌,更为中国道教文化在国内外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

十三年前,记者曾经探访过这座神秘而庄严的大本营,那时正值春节期间,空气中弥漫着香火与新年的喜悦。在此次再访中,我有幸遇到了梁俊雄道长和创建人之一的欧穗科大师,他们详细介绍了侯宝桓与黄龙观之间传奇般的故事。

据说,黄龙洞原名金砂洞,因南汉国主刘岩梦见一条飞升至天际的黄龙而得名。后来,在清代康熙年间,由张妙升道士凭吊古迹发现风水旺盛,便在天华宫遗址上建立了黄龙观。

然而,这座历史悠久的地标并非免于劫难。在“文革”期间,黄龙观遭受极大的破坏,只留下废墟。而直到1992年春季,当时身为香港青松公会领导人的侯宝桓带领团队视察故址后,与博罗县政府签订重建协议书。这项工程耗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从1993年4月开始动工,最终在1995年的10月举行开光庆典。

除了对宗教事业的支持之外,侯宝桓还致力于教育领域。他不仅设立奖学金,还赞助举办国际级别的人文学术会议,以促进全球研究和交流。此外,他还创办“国际道教联会”,联合世界各地研究者共同推广中国古老宗教文化。

尽管已逝,但他的影响力依然显著。他培养出的20多位弟子如今仍坚守着这个地方,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精神传承下去。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片被时间侵蚀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正在形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位普通人——侯宝桓道长,他用自己的热情、智慧,以及慷慨的手笔,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又富有启示性的故事。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