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侃:一生征战七百城,百战百胜的神将之称
郭侃(1217年-1277年),字仲和,以军功闻名于世,其祖父、父亲都是成吉思汗麾下的勇将。1252年随旭烈兀远征西方,在西亚地区独自攻下二百二十座伊斯兰城市、破十字军一百八十座城池,其征服之路延伸至喀什米尔,被当地居民畏惧,敌人亦称他为“东天将军,神人也”。
除了献策建国号及定都之议给忽必烈,还曾建议制压南宋。他因战功累加,达到了万户侯的高位,并因为对江南的镇压而被任命为海宁知州,但在一年多后便去世。
作为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侃出身门第显赫。他的祖父是郭宝玉,他的父亲是郭德海,而他则是次子。在幼年时,由蒙古将领木华黎部下的史天泽收养并教养长大。早年的他即展现出了勇猛和谋略,为蒙古帝国带来了无数胜利。
从1232年起,他参加了对金国的大规模战争,一直担任着重要职务,最终升至千户长。在整个生活中,他以智慧和勇气著称,对使用火炮有深刻理解。他的一生中参与了近七百次战斗,每一次都取得了胜利,无论是中国式的城池还是伊斯兰式或西欧式的小国,都未能抵挡他的攻势。
尽管行军作战充满挑战,但郭侃始终保持纪律性,不管是在暴风雨中还是露营时,他都不依赖民居。这不仅赢得了士兵们的心,也使得所到之处的人民感到敬畏与安全。此外,他还主张在行军途中进行农事课税,让地方人民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福祉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对于蒙古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