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仁,1950年进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的年轻学子,在那里接受了严格的表演训练。1958年,梅兰芳来到安徽,她亲自主演了一场黄梅戏《打焦赞》,孙怀仁对她饰演的杨排风深感敬佩,并有幸亲眼见证梅兰芳化妆和挑花线动作的精湛技艺,这些经历在孙怀仁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加入黄梅剧团后,她扮演了多种角色,从花旦到老旦,再到娃娃生,每一个角色都让她受益匪浅。尤其是在与严凤英、王少舫等资深艺术家的合作中,孙怀仁耳濡目染,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经验。
1980年,孙怀仁开始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在那里,她系统地学习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不断探索和实践。她不仅自编自导,还自弹自唱,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思想,一起推动创作工作。毕业后,她回到剧团,就任行家之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剧团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曾带领团队排练过多部作品,如《龙女》、《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些作品被称为“马兰三部曲”,实际上也是孙怀仁导师级别指导下的成果。
作为一名出身于表演界的人物,在导 演时,孙怀仁特别注重理解和帮助演员。她知道每个角色的内核需求,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一点使得她的指导具有独特价值,即便是那些较为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也能从中受益匀匀。而对于那些善于分析人物但在舞台表现方面尚需提升的地方,这样的指导显得尤为关键。此外,由于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改变,对未来黄梅戏艺术发展持有积极态度,但同时也强调创新要基于传统根基,不应失去原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