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印象背后的王大春现象
2008年5月11日,我与陈家沟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陈照森先生等人,应邀至福建省石狶市参加“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庆典。这次活动不仅是对我个人太极拳兴趣的深化,也让我对王大春这个名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奥运圣火传递期间,石狶市热闹非凡。各地武术团体和单位纷纷致电贺信,表达祝贺之情。石狶市四大班子的领导几乎全程参与,这场民间组织的成立显得格外隆重。我注意到,尽管此类活动并不罕见,但这次却引起了我特别关注。
经过一番思考,我发现王大春个人的魅力可能是关键所在。他在宜昌教拳时,便已吸引了4000多名学员;再到福建石狶发展,他聚集了包括当地许政领导在内的4000多名太极拳爱好者。这让人想知道,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够如此迅速地形成影响?
探寻答案,我了解到王大春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袁寨乡单楼村。他曾因看电视剧《霍元甲》而迷恋上武术,并开始学习临乡上的拳师。在一次受伤后,他被电影《偷拳》中的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启发,再次来到了太极拳发源地——温县。
初来乍到的他,在张保中教练面前不断跌倒,但他的执着精神和求学态度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认可。经过两周时间,他脚踝崴六次,却依然坚持不懈,最终成为温县那些当今陈式太极拳界名家的门生之一。在第三届国际太極推手年會上,他获得80公斤级第三名,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这并没有满足他。他请教许多人,对书籍进行研究,对武术理论、易学理论以及中医经络学有了深入理解。他认为,只有强身才能精武,因此继续投身于站桩锻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终于掌握了一种独特的心理锻炼法,即通过精气神锻炼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平衡之境。
面向社会,大众化服务,是王大春聚合力的根本所在。他不仅教授技术,更注重普及健身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人们需求,从而实现由“拿命换钱”转变为“拿钱买命”的生活方式转变。这种服务性质,使得他的教学成果更加广泛流传开来,而他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展至更广大的地区和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