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有节,其子杨源为官亦有名节。
相关史料《明史 列传第五十》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尚气节。当景帝不豫之时,廷臣请立东宫,但帝不允。在此背景下,瑄与同官钱琎、樊英等约疏争,这正是“夺门”事件的前兆之一。
天顺初,他印马畿内至河间期间,一位民众向他诉说曹吉祥和石亨夺取其田地的情形。这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并将这两人的怙宠专权状上报给皇帝。不久后,吉祥因恐惧而向皇帝求罪,但未被允许。一段时间之后,当石亨归来时恰逢彗星出现,大臣们纷纷劾奏吉祥和石亨的违法行为。但就在这一天之前,一位给事中王铉已经揭露了石亨的过错。这一系列事情最终导致了对一些大臣的调查,其中包括张鹏和瑄他们。
在一个充满自然风光的地方,那些涉及此事的大臣们都聚集在一起,以读出弹章(即指控书)。当时,有一位大臣名叫周斌,他既阅读又进行辩护,而他的神色自若让人印象深刻。当询问他冒功滥职的事情时,他回答道:“当初迎驾只有几百人,我们朝廷赐予酒食,只是根据记录上的数字,现在却超越数千人,这难道不是冒功滥职吗?”这番话让皇帝陷入沉默,最终决定将瑄、鹏以及其他御史下狱。而那些主使者也因此遭到了审问,但他们并没有提供任何引导,因此 瑄等人被定罪,并且判处死刑,而其他御史则被遣戍或贬官。
随着天命的变化,不久后宪宗即位,将所有这些大臣全部还俗恢复原职务。此后,在浙江担任副使期间,杨瑄继续展现出他的能力。他修复海堤,使得海塁得到恢复,让更多的人能够安居乐业。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然后升为按察使,在西湖附近修建了一条水渠以利于灌溉农田,但由于他的去世,此项工程未能完成。在地方上,他成为了一个受尊敬的人物,被人们祀祀如神。
杨源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和勇气,从小就对天文学感兴趣,被任命为五官监候员。当刘瑾篡权的时候,他写信警告皇帝称:“八月以来,大角星及心宿中星动摇不安。大角代表天王坐席,而心宿中星代表正位于其中,它们通常安静,现在却动摇。这预示‘国有忧’。”他建议皇帝应该停止游玩、狩猎,以及减少宫室建设,以防止灾难发生。但刘瑾愤怒地打了一顿三十鞭子然后释放了他,又一次提醒说:“火星进入太微垣,是个不好的征兆”,这是针对刘瑾自己的一种暗示。但刘玛再次愤怒地打了一顿六十鞭子,然后将他流放到肃州。在途径河阳驿站的时候,因为病重而去世。他遗体被埋在驿站旁边,由妻子用芦荻覆盖,用以作为墓葬。而最后,在明朝开启初期,对于这两个忠诚的小人物,他们以忠诚著称,被追封谥号为忠怀公爵。